最新动态

2023年10月17日

你的位置: 首页> 最新动态> 正文
华业训战营 | 企业战略,破局长胜的核心密码

过去20年我们目睹了一个又一个世界级通讯巨头的倒下,世界日新月异,风云一时的公司可能5年之后就跌落到低谷,数据显示20多年来只有微软1家公司持续留在TOP10的榜单,是什么牵引它穿越周期,成就了它的长胜呢?


科技企业,因为叠加了强技术周期,显著性地区别于其他行业,就像一场长周期、路线复杂、动态性高的越野跑,需要对未来5-10年做出预判,洞悉行业发展趋势,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,这无关乎好坏,或关乎于生死。


华业的管理团队和投资团队,在20年的产业和投资经历中也发现,很多创业公司的创始人,有很多关于战略的问题,例如:


1、能不能找到战略机会?或者机会太多怎么选择?

2、看得到机会但是抓不住怎么办?

3、想抓住不知道怎么调整资源?

4、想和对手竞争,但是不知道后来者怎么创新?

5、战略想得很好,但是执行不下去怎么办?

6、想系统地做战略,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开始?

7、做了战略、执行了战略,不知道怎么评估战略的效果?

8、管理层定了战略,下面觉得不可能完成,干脆躺平,这个问题如何解决?

......


基于上面提到的挑战和问题,华业天成成长中心特别打造“战略规划沉浸式训战营”,邀请具有20年的通信与ICT行业经验、10年全球头部科技公司战略规划经验的导师陆昆仑,定制为期2天的训战课程,为科创企业的一号位与高管团队构建了企业战略的系统认知,含战略规划管理的全局思维、战略设计方法论及实用工具、战略执行和战略解码等。课程在战略底层逻辑的理论指引下,解析了丰富的科技企业案例,并结合创业者所在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全链路的实战演练,让创业者即学即用,实时辅导参与企业完成了一次贴近性的战略规划实操。


 以下为课程精彩内容节选:

01 战略认知:科技企业的长胜密码

科技企业的发展,面临的是市场和技术环境不断快速变化以及高强度的竞争环境,短期行业地位很难持续保持。

技术和市场的换代随时会到来,不快速适应变化构筑新的优势,很快就会走向穷途末路(如图),这背后有很多原因,例如:

1、自负与自恋:在不断地巩固传统优势中败落

2、路径依赖:在持续重复“成功战略”中失败

3、既得利益:在“患得患失”中失去机会

4、官僚主义:用“层次和程序”扼杀“创新”


而类似微软这样的企业却能不断抓住机遇构筑新的竞争优势(如图),让它在快速迭代的科技革新中,发展出全新的竞争力,即使错过一两次机会(例如移动互联网),也不改企业整体发展的主线。


微软能长胜是完成了一次次连续成功的战略部署。这些部署大致可分为三个步骤,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掌握先机,步步为营:


1、抓住新的机遇:通过速度和产品规格改变竞争规则,确定为客户服务的新机遇。

2、创造短暂优势:利用对客户、技术等方面的理解为顾客更好地服务。

3、构筑竞争优势:创造新的优势并降低竞争对手的原有优势。


那么,战略到底是什么?


战略是组织为了实现长期的生存和发展,在综合分析组织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,做出的一系列带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的谋划,是能够引向理想未来的方法或计划。企业战略的实质是以战略目标为核心、以企业环境为依据、以资源运用和价值创造为手段、以企业发展为目的的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。

这些话很费解,读起来也很拗口,简而言之,战略首先是战场选择,然后是构筑竞争优势,战略强调的是做正确的事,What to do。


战略工作要回答如下问题:

1、企业的使命和愿景是什么?公司为什么存在?解决社会什么问题?(使命);希望公司发展成什么样?(愿景)

2、企业的战略定位和边界是什么?企业在产业链的定位是什么?提供哪些产品和服务?规模应该有多大,应该处于哪些行业?应该在哪些地域发展?

3、如何构筑竞争优势?设计独特的经营活动组合,构筑独特价值,实现成本领先或竞争对手难以模仿。

4、怎样管理风险和不确定性?预测和应对各种风险,包括政治、经济、环境风险,以及市场、财务、运营风险等。


02 战略原点:从企业的第一性原理开始

企业是为什么存在?企业的第一性原理,是为社会承担某方面的责任、解决某些客户的问题而存在的。企业的存在不是为了挣钱,企业把一个问题解决得好,自然能够从市场得到足够的回报。解决的社会问题越重大,则企业的市值越高,越能基业长青,企业通过持续创新以获得利润。

所以,科技企业战略原点,回归根本,先考虑为社会创造了什么价值,解决了什么社会问题,从而确定企业超越金钱之上的追求,这是企业的使命;然后确立企业的发展目标,也就是希望公司发展成什么样,发展到什么高度,这是企业的愿景。

继而再进行战略设计,从市场洞察开始,识别外部机会和内部能力;之后制定战略,设计一套独特的经营活动,分解执行战略,最后评估复盘。战略的整个过程是不断循环,持续迭代的。



03 战场选择:找到够得着的、大的、可持续的机会

战场选择的核心是做好市场洞察。在整个战略规划的过程中,市场洞察的投入是最多的,原理很简单:信息越充分,决策效率和准确性越高。但市场洞察也容易踩坑,最大的坑就是陷入信息的汪洋大海,迷失在里面,最终忘却了洞察的目的是什么。市场洞察的目的是:找到能够得着、大的、可持续的机会,市场洞察到最后一定要做机会选择,而不是沉浸在对行业、客户、竞争对手的故事描述中。


市场洞察方法论很多,例如常见的五看,要点如下:


看客户:满足客户“未被充分满足”的需求。因为客户已经被满足的需求,往往不是你的机会,或者不是未来的机会。

看行业:洞察价值在哪里、价值如何转移。行业的变化归纳到最后,还是利益分配格局的变化,整个产业链出现了哪些新的玩家,哪些旧的玩家消失,谁的利润增加,谁的利润减少了,谁掌握产业链的主导权?东西到行业的变化趋势和本质后,就能够支撑做好企业的业务范围选择。

看竞争:找到并理解你真正的对手。《毛泽东选集》第一卷《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》开篇讲到:“谁是我们的敌人?谁是我们的朋友?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。”找到真正的竞争对手也是竞争分析的首要问题,不能把市场上每一个玩家都当成竞争对手,而是要瞄准标杆去学习,找到最直接的对手去打败他,才能更好地分配资源。

看自己:从准确的位置和能力出发。不是所有的机会都是自己的机会,必须要“够得着”才行,这个够得着有两层含义,第一是自己有能力做到,第二是自己可以通过资源投入在未来构建能力。很多市场洞察往往忽略了第二点,从而丧失了很多塑造未来的机会。

看机会:核心是取舍。机会来自哪里?是基于对前面“四看”的归纳、总结与分析,市场洞察最终一定要做机会选择,绝不能讲一个故事就结束,无论这个选择是多么残酷或者艰难。


04 战略规划:科技企业适用的业务领先模型

适用战略规划的方法论和工具很多,但大部分科技企业是以客户、市场为导向,以技术创新和其他创新为支撑建立核心能力的组织,更适用于业务领先模型BLM,它的核心是通过持续的市场洞察和创新保持业务领先。

BLM模型中有5个要素,除了战略规划战略执行,还要重视另外三个要素:战略解码,用来把战略具体分解和落地,没有解码和落地,仅仅把战略“锁在保险柜中”,是没有意义的;领导力,领导力的含义很广泛,在战略规划领域,领导力更侧重的是领导者对方向的把握和坚持;价值观,是领导力、战略规划和战略执行的内在前提和原则,是在难以做取舍的时候做事情的基本准则。


战略规划包含战略意图、市场洞察、创新焦点、业务设计,先有市场洞察,再有创新焦点,同时业务设计要围绕市场洞察做,不能围绕延长线做,具体四步法如下:


第一步:弄清自己的战略意图,即自己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,这个目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目的,而是基于内在产业追求的目的,一定要有产业梦想暗含其中,而不仅仅是财务目标,战略意图应该表现出一种迎接未来挑战的张力。

第二步:在战略意图的内在支配下,进行市场洞察,这一点前面已经详细介绍,市场洞察回答的核心问题是,什么是属于大、持续、能抓住的机会。

第三步:构思创新焦点,发挥自己的长处,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的价值主张,而同质化的竞争注定会陷入价格战不归路。同质化竞争时代必须靠创新破局,但更重要的是,创新焦点的核心不是创新什么,而是用什么机制来创新?投资组合怎么做,如何分配资源,如何考核等。创新走到最后,不是靠一个牛人、一个发明的一锤子买卖,而是持续的资源投入和产出评估机制。

第四步:业务设计,也叫商业模式设计,即明确差异化的价值主张到底面向哪个细分客户群体,通过什么样的价值链活动系统去实现,最终的盈利模式是什么等。具体包括:市场选择(客户选择)、价值定位(价值主张)、关键竞争力和控制点、产品规划、业务范围等等。而常用的价值驱动的业务设计VDBD,是基于价值链的分析,尤其是价值转移趋势和利润区的分析来做业务设计。从客户选择开始,就要瞄准产业的价值区域和利润区,而且是未来的利润区,围绕选定的客户,进行全面的商业模式设计(也就是独特的经营活动组合)。这其中需要深入洞察客户需求的变化,探寻比竞争者更优越的模式,或者切出更加细分的市场。


战略意图和市场洞察的先后关系是什么?答案是非常清楚的:企业宏伟的梦想是先于市场洞察的,可能需要10年甚至20年的时间去实现,不可能对这么久的未来进行详尽的洞察和预测;但企业的几年之内能够触达的机会和战略目标,是需要通过市场洞察来细化和确定的,后于市场洞察来确认的,不能是空中楼阁,故而视战略意图的时间来确定市场洞察的顺序。

附【战略规划工具评析表】



05 战略执行:解码关键任务,配资源,建能力

战略执行应该是企业整体层面的一系列协调一致的决策和行动,并按照既定的计划逐步展开。战略执行包含关键任务、氛围与文化、组织和人才,本质还是资源配置和能力建设。

第一步,战略解码并输出关键任务,这些任务必须具有内在联系,环环相扣,最害怕的就是东打一耙,西打一耙。关键任务的分解,实际上就是绩效运营体系的开端。绩效指标怎么来?就是要把关键任务,分解为几大行动,每一个行动又进一步拆解为更细的行动,然后这个行动必须用相应的指标去衡量。不是所有的重要工作最后都要列为关键任务,而是重点中选择重点,有三个原则:第一是例外性,就是如果这个关键任务不设置就没人做,那么就要设置;第二是跨部门性,就是跨多个部门的关键任务是要重点保留的;第三是没有部门负责,找不到责任人,那么要设为关键任务。在这三点之外的很多工作当然也很重要,但是只要交给相关的责任人去完成就行了。

第二步,是调整组织结构重新分配资源。关键任务出来之后,可能需要进行组织结构的调整,重新排兵布阵、优化资源配置,这也是CEO的最关键的职责之一。德鲁克在《管理的实践》中讲过,管理者不能面面俱到,关注细枝末节的事情,管理者要管大事,什么是大事?包括管理企业、管理管理者、管理员工。管理企业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设计公司的组织结构、排兵布阵,而这个设计应该来源于战略意图和战略解码。当关键任务出来之后,组织结构作为配置资源的基本方式就应该首先进行相应的调整,保证这个关键任务的实现。反之亦然,某些关键任务成为过去式了,原来多余的组织结构就应该收敛和取消,也就是要动态的去调整我们的组织架构。

第三步,是配置人才和人力资源。关键任务出来之后,要有合适的人才来完成。人才工作具体包括两块,一块是要找到、使用具备能力要求的人才,还要尽可能建立梯队;另一块是建立人才的选育用留体系,发展体系(任职资格)、评价体系(考核体系)、激励体系(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),最终支撑完成战略的达成。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才,人才的合理利用,是企业战略成功的最关键要素。

第四步,是建立匹配当前战略的文化氛围。文化氛围并不虚无缥缈,文化决定了员工的言行举止,决定了员工的精神面貌,决定了员工办事的底线和目标。而且文化并不完全是设计出来,还需要通过企业的运作、通过领导人的表率、通过一场一场的胜仗来巩固和提高。不同的战略需要不同的文化支撑,不断快速试错创新的战略,可能需要一个宽容、和谐的问候,不断在艰难的竞争压力下成长的公司,可能需要一个艰苦奋斗、铁一般纪律的文化。


金句小结

1、战略目标≠战略,战略要包含战略目标、达成目标的策略和路径、连续的业务活动(战略执行)。

2、战略≠运营,运营是延长线思维,是为了提高效率;战略是逆向思维,是为了应对变化,好的时候更好,不好的时候减小损失规避风险。

3、竞争对手很重要,但不要把每个玩家都当成对手,也不要认为对手所有的地方都是对的,具体学什么不学什么,要根据自己的方向来定。

4、差距分析的核心是找到关键战略问题。

5、市场洞察的核心是做出机会选择。

6、创新焦点的核心不是创新什么,而是建立什么样的创新机制。

7、业务设计要围绕市场洞察来做,围绕变化来做,而不是围绕现有业务的延长线来做。

8、业务设计重点是要回答几个问题:选择什么市场,给客户提供什么价值,关键控制点在哪里,价值获取方式在哪里,产业链的定位什么,如何控制风险。

9、在战略解码中,不是所有的工作都是关键任务(重点工作),重点工作要考虑例外性、无人负责、跨部门三个特点。



以上为课程精彩片段节选,更多深度战略智识,欢迎扫码预约「战略大师训战课」


返回 下一篇